“我们不是棋子。”
这话从一个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嘴里说出来的时候,眼睛里是红的,电视机前的很多人估计都没太当回事。毕竟,大国博弈嘛,总得有人牺牲。可这事儿过了半年,华盛顿那边才慢慢咂摸出味儿来,这疼,好像不是牺牲一两个棋子那么简单。
一开始,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,大家以为剧本都写好了:极限施压,中方象征性反抗一下,然后坐回谈判桌,签个协议,各自宣布胜利。2025年2月,那额外10%的关税清单出来,看起来气势汹汹,覆盖了几乎所有中国商品。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甚至连谈判重启的时间点都预测好了。
可这次,北京没按剧本走。连夜端出来的反制措施,让一帮自诩“中国通”的专家傻了眼。加税?当然加,而且专挑美国的煤炭、液化天然气、大排量汽车这些本来就卖得不怎么样的商品下手,税率直接拉到15%,基本等于告诉这些美国公司,中国市场暂时没你们什么事了。
但这只是开胃菜,真正让美国商界感到后背发凉的,是后面那几张牌。
“不可靠实体清单”突然就更新了,几家做基因测序和半导体设备的美国公司赫然在列。这些公司在中国盘子不小,前一天还在开高管会议,第二天银行的风险提示电话就打过来了。客户开始观望,订单暂停,合规调查的邮件一封接一封。
还没等他们缓过神,商务部又甩出一份出口管制清单。这张单子平时没人关心,上面全是些稀土、特种金属、高端玻璃基板之类的工业原材料。东西不性感,但它是生产线的血液。清单一出,美国那边不少工厂的运转立马就乱了套。说是没禁运,但海关抽检频率高了,合规审查严了,货就是出不去。订单延期,客户违约,下游企业只能干瞪眼。
最刁钻的打法,还不是这些。中方的反制,打得是“七伤拳”,伤自己三百,但打你八百,而且专挑你最脆弱、最依赖选票的地方打。
美国中西部的玉米、猪肉、大豆,一个没跑,全在清单上。税率一加,中国的采购商掉头就走,巴西、阿根廷的港口瞬间热闹起来。短短三个月,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的数据,简直可以用“断崖”来形容,玉米和大豆的跌幅都超过了三成。中国采购大户一边跟南美签下长期合同,一边还公开表态:供应链需要多元化,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这话传回艾奥瓦州、内布拉斯加州,农场主们就炸了。贷款压着,收成卖不出去,价格一天比一天低。一些人开着拖拉机堵在州政府门口,车上挂着横幅:“还我订单”。这些人,原本可是特朗普最铁的基本盘。
华盛顿的政客们可以不在乎数字,但不能不在乎选票。来自农业州的议员们开始在国会里高声质问,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,提醒白宫别玩火烧了自家的后院。
制造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。大量的中小企业,命脉就系在中国进口的零部件上。一个传感器成本涨10美元,整条生产线的报价都得重算。客户一听新价格,订单就飞了。裁员,成了这些企业主每天最头疼的事。有家位于中西部的老牌农机企业,贸易关系稳定了几十年,结果就因为这场风波,订单清零,现金流断裂,八月份直接宣布了破产清算。
说白了,美国原本以为这是一场拳击赛,你一拳我一拳,比谁块头大。没想到中方直接把比赛拖进了泥潭里,比的是谁的耐力更好,谁的体系韧性更强。你封我技术,我就卡你原料;你加我关税,我就撬你票仓。这些招数,全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框架内,你想打官司都找不到门路。
这半年下来,特朗普回头一看,美国国内没几个真正捞到好处的,反倒是一片喊疼的声音。他可能这才意识到,这次碰上的对手,根本不打算速战速决,而是准备好了用短期阵痛,换取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格局。而在这个新格局里,美国要调整的,恐怕就不只是贸易策略了。
低息配资公司,沪深两融策略,东方汇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